移工寶寶的庇護天堂 -關愛之家婦幼部!

有聲文朗讀:許靖聆

作者:劉宜翎 攝影:蔡念慈

現今的台灣,每33個人就有一位是東南亞外籍移工。

根據內政部統計,全台有來自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等超過六十萬名東南亞的移工族群,有一半以上為女性,其中印尼籍的移工數量最多。

從1980年開始,台灣為了彌補勞力不足的問題,從東南亞引進大量外籍移工填補勞力空缺的問題;然而,移工族群因人類情慾延伸的「產物」,是政府當時在未經全面設想的情況下,逐漸浮出的深層問題。

( 攝影/蔡念慈)

關懷之家成中途庇護所

私人契約無法保障移工懷孕權,關懷之家成中途庇護所。位在台北市文山區的「關愛之家」婦幼部,是外籍移工與無國籍孩童的中途之家,也是創辦人楊婕妤秉持著人道關懷,逐步投身的避風港。近年社會局,已陸續提供相關孩童的安置照顧,目前關愛之家的幼童人數,已從170名,縮減到了80名左右。

從2003年成立至今,「關愛之家」著手照護不少東南亞外籍人士及無國籍的嬰幼兒;有鑑於三十年前台灣社會因恐懼,對愛滋病患避而遠之,協會起初,主要著重於對愛滋病患的收容照顧。

後來因為何大一博士的雞尾酒療法、民間政府持續宣導相關議題等,愛滋病已逐步受到控制。近年來,協會收容的對象多轉為1980年開始,持續入境的移工媽媽及其在台產下的嬰幼兒。

「現在會來的小孩,都是爸媽被遣返或是遇到不良老闆、想逃離才會變成黑工,中途之家現在不太會有棄嬰,大部分都是爸媽會接回去。」梁姓志工這麼說。

在現實社會的雇傭契約中,許多雇主基於「勞工可能因為生育孩子而不願工作」為由,仍多要求加上「不可懷孕」這項條約,移工逃離雇主成為黑工,儼然成為一道捷徑。

( 攝影/蔡念慈)

教義不允墮胎,性教育也不足

你可能會好奇,無名寶寶為何有這麼多?其中一個相當大的關鍵點是,來台移工數占比最大為「印尼」伊斯蘭教徒,因為伊斯蘭教義不鼓勵「戴保險套」及「墮胎」,因此懷胎後,選擇產下嬰兒,在台居留打黑工,多是在台懷孕移工常尋的一種方式。

因為資訊廣為流傳,許多移工得知「關愛之家」有照護孩童的工作,現今移工媽媽多將孩童安置在關愛之家照顧,有些甚至成為院內員工,如此一來,媽媽和小孩都能就近獲得保護與照顧。

(攝影/蔡念慈)

「政府」陸續關注,無國籍孩童權益抬頭

台灣出生採「屬人主義」,因此外籍移工在台生子,孩子的父親又不是台灣人時,孩童基本無法入籍台灣,因此在台滯留的這段期間,孩童暫時成為「無國籍」小孩。

在沒有戶籍和國籍的情況下,孩童在台就醫及合法教育變得十分困難。因為嬰幼兒無本國籍身分的關係,不論在就醫或就學上,所需的費用都比本國小孩來的高,而依照法令規定,關愛之家只能是孩子「暫時」的庇護所,孩童最終還是會依期被生母帶回國。

為此,政府陸續提供相關教育輔導及放寬法令限制,來解決無國籍孩童延伸出的問題。包括以寄讀方式讓孩童就學,或採寬鬆認定,在窮盡一切找不到孩童生父母的情況下,使其入籍中華民國國籍,盡快替孩子找到身分,再將其納入收養程序。

(左)創辦人楊婕妤。( 攝影/蔡念慈)

改善教育環境,反轉孩子未來

關愛之家承接的,是社會不願碰觸的那一塊,楊婕妤不希望孩子的一生就這樣被無辜的犧牲,能盡力給予孩童最好的環境成長、爭取孩童的權益、提供健康安心的生活,是她的期望。

「如果大家有心當志工就長期去,不要讓他們有若即若離的恐懼感。」梁姓志工也這樣激動的說著,小孩的成長很重要,如果孩子每天看見的都是陌生臉孔,會讓他們產生角色混亂的衝突感。

現今關愛之家的教育資源依然稀缺,志工本身學做花藝,也期許有一天,能將體制外的教育搬進關愛之家,打造系統性課表給予他們更多元的教育,將來這些無國籍孩子,或許能為台灣增添另類的希望與光芒,給予孩子良好的環境使其快樂成長,是我們能做,也應該做的。

[服務中心資訊]

關愛之家 婦幼部

地址:116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47號

營業時間:每日09:00-18:00

通訊電話:02-2239-3805

About the author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